admin
admin

藝術無疆界公益、藝術文化交流行2017

給你們一生難忘的體驗 SJ 芭蕾藝術中心在今個暑假推出了真正體驗生活及公益藝術之旅,旅程結合了公益、藝術、體驗、學習和文化交流於一身,全個旅程為學員帶來前所未有的精彩體驗。 「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公益活動在位於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的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首所「雛菊工程」實驗校 – 河北端村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和香港 SJ芭蕾藝術中心聯合主辦,河北端村學校及香港 SJ 芭蕾藝術中心北京分校協辦,來自香港的 24 名芭蕾舞學員及部分家長共超過 50 人參加。活動期間,他們與端村學校荷風芭蕾學員們共同學習芭蕾課程、交流兩地文化、體驗鄉村生活;短短 6 天時間,兩地的孩子們已結下深厚友誼。 SJ 芭蕾藝術中心創始人宋海峰和聯合創始人龔溢文認為,藝術不僅僅是沒有界限,更是沒有階層!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香港兒童明白,藝術是高於物質的精神追求,同時也希望端村孩子們能從藝術中學習成長。今年恰逢香港回歸祖國 20 週年。這次公益活動的舉辦,不僅搭建了內地鄉村兒童與香港兒童開展文化藝術交流的平台,使內地鄉村兒童的藝術教育與香港兒童的藝術活動緊緊聯結在一起。 2017年8月7日,SJ 芭蕾藝術中心一行超過50名學生及家長帶著興奮的心情浩浩蕩蕩一同前往位於河北鄉郊的端村學校進行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活動。 經過8小時的行程終於到達目的地,精彩旅程也隨即展開。 全程各地多個媒體直擊報道。 龔溢文老師向學生與家長講解生活和訓練安排。 訓練開始前,學生們細心聆聽學校安排,交流營正式開始。 內地及香港的學生通過自我介紹,打開了交流的第一頁。 兩地學生在歡欣的氣氛下,開始了專業訓練的序幕。 所有學員全神貫注地上早課。 小班的妹妹也毫不遜色於大姐姐。 SJ …

「諾貝爾獎學人系列頒授典禮」 宋海峰校長榮獲 – 亞洲菁英領袖獎

「諾貝爾獎學人系列頒授典禮」 宋海峰校長榮獲 – 亞洲菁英領袖獎 「諾貝爾獎學人系列頒授典禮」頒授典禮獎項分為兩個部分:個人獎項和企業獎項。社會企業研究所的獎項包括:亞洲社會關愛領袖獎、社會關愛企業卓越獎、傑出社會關愛品牌、社會文化創新獎及社會年度最佳企業獎。而亞洲知識管理學院獎項包括:中國傑出領袖獎、亞洲菁英領袖獎、亞洲商界女領袖獎、亞洲財務規劃領袖獎;而企業獎項包括:卓越顧客服務獎、卓越市場營銷獎及卓越科技獎。 是次頒獎典禮更有幸邀得諾貝爾獎得主中村修二教授及阿里耶·瓦謝爾教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太平紳士,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黃家和太平紳士等擔任主禮嘉賓,與各企業及領袖交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為活動主禮嘉賓 宋海峰校長獲發「諾貝爾獎學人系列」- 亞洲菁英領袖獎 宋海峰校長與教授合照留念 宋海峰校長在嘉賓牆簽名留念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及藝術總監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及藝術總監 – 馮英女士親臨 SJ 交流指導

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團長及藝術總監 – 馮英女士親臨 SJ 交流指導 馮英團長與宋海峰校長、龔溢文老師和楊月老師合照 馮英女士,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人大代表,芭蕾大師,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1979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1980年進入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任主要演員。1982年被派往法國巴黎歌劇院進修一年,其間,受到莫里斯·貝嘉、侯塞拉·海德華等芭蕾大師親點。1985年主演著名的芭蕾大師魯道夫·紐里耶夫編導的芭蕾舞劇《堂·吉訶德》,至今受益匪淺。1986年10月作為客座藝術家與巴黎歌劇院明星同台獻藝,中國芭蕾奠基人戴愛蓮先生稱此為巨大的榮譽。 自進入中芭以來,主演了《天鵝湖》、《吉賽爾》、《堂·吉訶德》、《紅色娘子軍》、《林黛玉》等劇團排演的所有中外芭蕾舞劇以及《小夜曲》、《天鵝之死》等經典芭蕾作品,並隨團訪問了十幾個國家和地區。1985年,獲得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女子獨舞一等獎,1987年,獲得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雙人舞一等獎。掛靴後,1997年起,任劇團教員、總排練者、芭蕾大師。作為指導老師,培養了包括朱妍、張劍、王啓敏、金瑤、管文婷、曹舒慈等一批在國際頂級芭蕾比賽上獲得金獎的優秀女演員;作為總排練者,先後擔任多位外國專家、世界級編導大師的助手,排演了《海盜》、《仙女》、《梁祝》、《春之祭》等作品。 2001年至今,負責排演了《練習曲》、《淚泉》、《希爾維婭》以及羅蘭佩蒂作品《卡門》、《阿萊城的姑娘》、《平克·佛洛德芭蕾》、約翰·克蘭科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和《奧尼金》、娜塔麗婭·瑪卡洛娃版《天鵝湖》等十多部名作。1999年和其他年輕編導一起創編了中國版芭蕾舞劇《胡桃夾子》,2003年參與了中芭版《天鵝湖》的創作。 2004年8月被文化部任命為中國國家芭蕾舞團副團長,2009年2月被任命為劇團團長,自2009年起,創立了以培養人才為主的、常年項目《芭蕾創意工作坊》,受到好評。 馮英團長在貴賓簽名牆上簽名留念當天榮幸得到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團長親臨SJ Ballet與各老師交流教育心得及指導,令老師們獲益良多。臨別時,馮英團長與老師及工作人員拍照留念

藝術總監金瑤之「完美」轉變

《晴報》訪問:細述SJ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allet 藝術總監金瑤之「完美」轉變

本校最近接受了《晴報》的專訪,細述SJ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allet 藝術總監金瑤之「完美」轉變。SJ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allet 藝術總監金瑤,是一位表現出色又事事追求完美的舞蹈家,宗旨是「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她對每件事都很執著,對於做不到的事情會看不開。但她的女兒糖糖出生後,令她的心境變得轄達,並對「完美」一詞有所改觀。金瑤出身於芭蕾世家,父母均是舞蹈員,而她的丈夫乃是芭蕾精英。新開的舞蹈學校SJ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allet 由金瑤丈夫宋海峰與舞蹈界精英共同成立,除了教授芭蕾舞,他們亦著重於培養小朋友的品格如集中力、合作精神及待人相處之道。現今的小朋友備受寵愛,擁有強大的自我優越感,動不動就鬧情緒。因此,金瑤夫婦並不看重女兒能否成為舞蹈家,而是著重於培養品格,並希望女兒刻苦耐勞,發揮金瑤心中真正的「完美」。訪問詳情,可參閱七月三日出版的《晴報》P.68版。

《星島日報》訪問 暢談芭蕾舞的承與傳

《星島日報》訪問 暢談芭蕾舞的承與傳

炎炎的暑假將至,作為父母的你有沒有將傳統名校都視為入學條件之一的芭蕾舞,安排作孩子的暑期活動呢?正當大家都將芭蕾舞視為孩子升讀名校的跳板,本校最近接受了《星島日報》的專訪,以本校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金瑤女士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其實芭蕾舞遠遠不止於此。芭蕾舞的藝術生涯很短暫,金瑤校長七歲便開始練舞,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她,試過傷患、試過被迫停工,但憑藉對芭蕾舞的熱愛,她再次站起來,零四年更毅然來港加入本港著名芭蕾舞團,到最近成立本校,矢言要餓她深愛的芭蕾舞得到傳承。現在已為人母的金瑤說:「芭蕾舞的美麗其實是靠枯燥的基本功換來。」金瑤眼見本港芭蕾舞導師質素良莠不齊,便決心將學校定為良心學校,不求賺錢多少,只求教授有水準的舞藝,並憑藉她的人脈關係邀請客席導師教導學員,努力為培育真正熱愛芭蕾舞的下一代作貢獻。訪問詳情可參閱六月三十日出版的《星島日報》A21版。